第(2/3)页 学校那边她也找过了,班里所有同学的家长,她几乎一一拜访,尤其是那天跟着王星星一起回来的那个孩子,这个女人近乎偏执的,几乎每天都要去询问一遍,弄得对方的母亲也对她有些不满。 可是没有办法,线索实在太少了,而且大部分的目击线索都是一个小孩子提供的,公安局在接到报案之后,第二天就去附近的菜市场询问。 说起这个孩子,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菜市场,但是菜市场那边的老板基本上都是盯着大人,忙着生意。没有人会刻意注意这么一个小孩子。 所以在菜市场那边得到的线索并不多。 最重要的是,这年头没有监控,所以根本就不知道那个小孩子当时到底跑到哪里去了。 陈青峰把女人接上了车,然后看着女人整理的材料,虽然说这些材料在公安人员眼里还比较幼稚,但是这个女人的心,陈青峰是能理解的。 坐在前面的田晓薇,看了一眼后面的陈青峰。 虽然这个女人贸然跑到市政府门口,又是下跪,又是拦车,但是陈青峰却表现出了十足的耐心。 “陈市长,我儿子到现在已经失踪了快一个星期了!” “我知道,不过你得给我们一点时间,而且,这个案子有可能不是单独的一个案子?” 陈青峰不好跟这个母亲说太多。 不过,按照陈青峰的记忆,九十年代的时候,冀省这边流窜着好几个人贩子团伙。 这些人以贩卖男孩为主,主要是把这些男孩卖到一些偏远的山村,之所以要这么做,是因为很多家庭,尤其是农村家庭,在没有男孩的情况下,往往会在村子里生存艰难。 这不是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,而是现实就是这么骨感。 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男孩,那么家里的田地很快就会被各种亲戚霸占,等到女孩嫁人之后。甚至连家里的宅基地都保不住。 有些地方,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地方,这种传统的制度就更是让人诟病,而在这种情况之下,招一个上门女婿,或者找一个类似古代童养媳一样的男孩,从小养大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。 不过不管怎么样,也不能以拐卖别人的孩子为前提。 陈青峰知道,这些案件甚至牵扯到了几十年之后,几十年之后,因为dna技术的普及,所以很多从小还有一些印象,知道自己是被拐卖的孩子,开始了寻亲之路。 于是也把一些已经活到了老年,年轻的时候干尽坏事的人贩子送进了监狱,甚至有一些还判了死刑。 从现有的法律制度上来看,想要把人贩子判死刑,几乎是不可能的,不是因为上面不重视这些人所犯下的罪行,而是一旦开启了这个先例,有可能孩子就找不回来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