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.第196章 盖世奇功-《越沧海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朝中多名后汉时候或者是郭威时代就身居高位的老臣,纷纷劝谏柴荣莫要登基不久就轻离中枢,让李重进或者张永德挂帅北伐、抵挡刘崇即可。可惜这些进谏,全部被柴荣直接拒否了,为首劝谏的老臣,被柴荣明升实降升职为“山陵使”——也就是派去给先帝郭威修治陵寝了。历来山陵使这个官职名义上都是非常高大上的,非国器重臣不可担任,但是一旦担任了之后,修完先帝的坟你也就可以退休了。

    从道理上来说,这些老成持重之见,实在是金玉良言——作为皇帝,刚刚登基几个月,就想着“御驾亲征”,实在不是持重明君所为。柴荣之所以坚持要御驾亲征,不是因为他打仗本事就一定比李重进张永德厉害,而是他出于建立个人政治威望的目的不得不如此而已。也许柴荣亲征的情况下,要比李重进带兵多死那么一两万人才能获取同样的胜利,但是有时候为了中央朝廷、为了皇帝的威望,多死一两万人的代价也是值得的。

    不过,让历史之神意外的是:到了这一刻,原本应该已经刻印完《五经文字》、《九经字样》全稿、从此自觉生无所恋,准备做做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诤臣、谏臣的冯道,却没有按照历史的轨迹,对柴荣说出“太宗自是太宗、陛下自是陛下”那句千古名言。

    被柴荣惩处、送去当山陵使的人里面,没有冯道。冯道似乎觉得他虽然已经活了七十三岁、和孔圣人的寿数齐平了,但是依然生有可恋,貌似不准备为国为民做最后一把直臣,然后轰轰烈烈死去。做了一辈子缩头乌龟不倒翁的冯道,仍然在那里淡泊谦冲地做着他的不倒翁。究竟是什么,让已经无欲则刚的冯道找到了多活几年的兴趣,就无人可知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就在柴荣出兵亲征之前三天,一支吴越国向后周进贡的贡使团队到达了汴京,带来了吴越国给新皇登基的贺仪,以及一些海外奇珍。汴京城内诸多文臣,也都收到了吴越人的冰炭孝敬,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冯道身为百官之首,自然拿到的是一份非常独到的礼物。而且是由吴越国正使、通儒院学士林克己亲自登门赠送的。吴越人久闻冯老相爷不好酒色财气,自然不敢拿阿堵物来丢人。林克己带来的,不过是几大口书箱而已。而冯道也好像早就知道会收到什么礼物一样,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展开细看,居然也不和林克己虚与委蛇地客套。

    “真是旷世奇书啊!仓颉造字之功,不过如此;蔡侯造纸之功,尚不及之。至于老夫刻印《五经》、《九经》的区区微末之功,与彭城郡王此番盛举相比,实在是腐草荧光、与皓月争辉了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